近年来,中方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 实干为要”的理念,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该县中方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获评全省优秀项目,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中方县荣获市对县产业项目建设真抓实干先进县。2023年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4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9.76%,超序时进度的14.76个百分点,项目开工率100%。
一、坚持高位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把抓好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根据全县实际,制定了《县级领导“六联”制度责任清单》,推行“六个一”帮扶机制、“六包”责任制和“一线工作法”,明确每个重点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联系、包保、帮扶,每月调度项目工作,县委、县政府对项目推进工作定期讲评、全程跟踪问效,做到调度分类有序、精细精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由各项目联系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实地查看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清单,打通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项目考核,从项目前期工作、建设进度、综合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对年终项目考核为优秀的每个单体项目奖励2万元。每年年初制作《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工作手册》,分发到各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广泛营造抓项目、引项目、促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科学谋划,发挥支撑作用
持续强化重点项目对投资的支撑作用,2023年县级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238.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95亿元,其中纳入市级重点项目15个。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年初,编制了政府项目投资计划清单60个,项目总投资27.3亿元;根据怀化重大战略实施,围绕深度融入怀化国际陆港、推进鹤中一体化发展谋划项目87个,总投资607.59亿元;谋划包装中方县2023年推进鹤中一体化发展支撑项目24个,总投资136.73亿元。围绕中方县县城城镇化建设,谋划项目64个,总投资218.19亿元。二是着力谋划申报项目。2023年,共新谋划专项债券项目13个,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审核通过的项目为6个,总投资为45.44亿元,专项债券需求额度12.7亿元,均排全市前列。共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5个,到目前省发改委已经审核通过并公示 11个项目,并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总投资达3.1157亿元,申请中央资金1.5548亿元,为2023年加大争资争项开创了一个好的局面。三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围绕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和鹤中一体化发展,突出高位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专业招商。截至目前,全县签订框架协议12个,总投资47.4亿元以上;新签约投资协议省外项目4个,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省外境内到位资金9.05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25.1%。完成湘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0.41亿元,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投资企业1家,召开各类恳谈对接会53场次以上,走访241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开发包装重大项目11个。
三、坚持统筹调度,全力推进建设
以开展“贯彻二十大锚定新目标奋力闯创干”活动为抓手,着力推动省、市、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今年,该县纳入省级重点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9亿元;纳入市级重点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23.8亿元;县级重点项目72个,年度计划投资57.95亿元。一是推动项目开工入统。对项目开工入统工作实行单独考核、单独奖励,对完成年度项目入统额度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完成年度项目入统额度任务且入统项目额度排名前3、入统项目个数排名前3的责任单位,均额外奖励,推动新开工项目倒排项目工期,力争尽快、尽早开工,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加强项目调度力度。各重点项目联系领导及时掌握、主动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每月深入项目一线调度2次以上,项目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一周一调度;项目专干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项目进展。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召开项目调度会、深入项目实地调研工作。今年上半年,县委书记张家铣深入恒力通电气装备制造基地、怀化国际陆港中方临港产业园、怀芷快速项目现场,详细了解了项目情况及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就影响项目推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交办。4月,县长胡杰现场调度湘首云数据中心、楚怡职中,并对项目拆迁、土地、资金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办,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限期解决。三是强化项目督查指导。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协调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对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抢抓项目工期、细化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全力赶超进度。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发改局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督导,并形成项目督查通报,将督查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四、坚持优化环境,强化要素保障
盯紧资金、土地、征拆、环保等项目建设的关键要素,加大协调调度供给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抓:一是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因企施策,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发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颁发“企业家绿卡”,扎实开展干部联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采取“一企一策”“一企一套班子”等办法,精准联点帮扶,常态化开展“五送”服务,通过行政审批“简”、惠企政策“实”、执法监管“严”、政务服务“廉”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实行产业项目“容缺预审”“信用承诺”“延时办”等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审批办理时速,实现“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动工”,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拓宽资金渠道。发挥部门主导作用,全力争取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等资金支持,促进银行与企业合作,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确保资金到位后即可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持续完善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架起银企协作的桥梁,4月12日,中方县银企对接会现场,66家参会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9家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洽谈。集中签约仪式上,金融机构为10家民营企业授信,现场签订融资协议,信贷资金达19.24亿元。
信息来源:段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