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省开发区协会中心网站!

园区快讯

PARK EXPRESS

中方县深化政务改革 推动服务下沉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4日发布人:中方县人民政府、湖南开发区网浏览:

近年来,中方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深度下沉,通过全面提质建设县乡(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乡(镇)村基层延伸,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规范化、智能化、集约化、市场化、无缝化的政务服务深度下沉,全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副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

一、全面布局三级网点,为民服务无缝链接。投入2400万元,布局全县县乡(镇)村三级共建立159个政务服务实体办事大厅,其中:县本级1个,12个乡镇政务服务大厅,146个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通过县、乡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质升级,打通纵向衔接、畅通横向联系,实现县、乡(镇)、村业务窗口对应联动、有序协同、互联互通;通过设立县帮代办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帮代办(综合)窗口、配优村级代办员,并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帮代办体系,打通三级电子政务外网,事项受理、上传和办结、下达高效便捷,实现“群众跑腿”向“信息跑路、物流跑路”转变,“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人来人往”向“网上网来”转变。“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三化”(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指引,“四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部署,“五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要求在中方县无缝链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加快网络平台建设,智慧政务基本形成。与省市同频共振,依托“智慧中方”项目,按“一号一网一库一线两平台”架构,致力建设全县统一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形成全县整体联动、功能协同、数据互通、一网办理、高效便捷的智慧政务体系。目前,县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已上线运行一年,平台共梳理政务服务事项3957项,上传电子证照10万个,配置电子印章198个。在此基础上明确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软硬件配套纳入“智慧中方”PPP项目,正在加快落实。以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费用为着力点,优化简化审批环节和服务流程,目前网上办理深度三级以上事项比例达到89%。

三、大力精简办事流程,政务服务规范有序。通过对“一件事”事项流程再造,按照“四减”原则,减掉重复环节、重复材料、减少办理时间、减去不能收的费用,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通过网上办理,减少群众跑腿次数,群众办事不再遇到吃拿卡要,在限定的时间办完,办事过程全程公开,不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情况,群众感受到了政府服务的温度。如,“我要办餐饮店”,涉及联办事项10项、联办部门7个。改革前,办事群众需发起申请10次,提交资料61份,经历审批环节约30个,办理周期累计达78.5个工作日,跑动次数10多次;改革后,办事群众只需到综合受理窗口发起申请1次,提交材料41份,联办部门统一现场勘察1次,全部事项办结周期缩减至24个工作日,所有结果材料可一次性邮寄送达本人,无需自行前往取件。

四、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行政审批集约高效。近年来,各级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积极推进审批部门和事项全面进驻,努力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服务事项进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办事效率,逐步实现从单一审批向综合服务转变,已经成为群众企业办事的主要渠道。县政务服务便民大厅从单一的招商引资、旺市融城相关的14个单位、86项行政审批进驻项目,发展到目前财政办税、公安人口出入境、投资建设、社会事业、农业发展、交通安全、不动产登记等10个功能区、32个进驻单位、办理328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各乡镇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在规范办理县政府下放的74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有序承接116项乡镇权责事项和52项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将便民服务大厅、便民超市、就业服务站、广播室、简易金融网点、通信服务网点、林业理事会、综治维稳室、社会扶贫网、警务室等10大服务主阵地融合为一,能代办和咨询政务服务事项54项,代理商务服务事项18项,代缴事务服务事项12项,共计84项业务。功能整合、服务集成的政务便民大厅成为群众办事的“快捷超市”。今年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已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5698件,乡镇便民大厅办理事项达36571件。村级便民大厅事项25314件。

五、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服务群众持续有力。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协同、群众共享”的政企社共建模式,引进第三方民生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政府企业相配合、公益商业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创新推进建设运行,不仅实现了便民服务中心长期专人坐班、长效规范运行、常态开门服务,而且政企社共建能将政府组织的公正权威优势、企业组织的优质高效优势和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优势有机整合,社会资源对便民服务工作形成一种最佳组合状态,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权威服务、企业的高效服务和社会组织的无偿服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由村两委推荐、民生企业聘请、政府部门业务培训,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上岗为政府开展政务代办服务、为农户和企业开展商务代理服务、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事务代缴服务,虽然代办员为群众服务是免费的、无偿的,但资源的整合可以让代办员享受到可观的溢出利益,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提高了代办员为群众办好事、为政府说好话、为企业存好心、为自己做好人的积极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政企社共建模式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有力确保了农村群众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的可持续性。


中方县强化财政金融联动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协会简介

协会简介: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湖南省境内各类开发区的全省性联合民间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协会于2010年11月12日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在湖南省发改委、省园区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现有会员单位130余家。

协会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协会职能:

传达国家和省有关开发区的政策法规,组织省、内外开发区经验交流,帮助解决和咨询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协会是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与政府部门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协会业务: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为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反映会员正当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六)收集发布全省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和信息,促进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编纂、出版、发行《湖南开发区年鉴》、《湖南开发区》杂志等出版物,创办《湖南开发区》网站,收集发布全省开发区发展信息,大力宣传开发区发展的好经验、好作法,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业务指导。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八)组织承办各类会议。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协会章程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章程2017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协会正常运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民政厅关于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英文名称:HuNan Development Zones Association,缩写为HNDZA。)

第三条  本协会的性质。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由湖南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区、海关特别监管区、各类产业园区和从事开发区发展研究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开发区与政府部门和开发区相互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本协会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并经湖南省民政厅登记。协会自觉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南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协会的注册资金为 12万元人民币。协会会址设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492号粮贸大厦14楼。

第二章   协会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协会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第七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调查研究、规划咨询、综合协调、招商服务、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具体为: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省外和国际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形象宣传,展示湖南省开发区的实力与水平,努力提升我省开发区的对外整体形象。

(四)开展职业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