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潭天易经开区因为债务压力,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保障产业项目发展的土地征拆、报批以及必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制约产业项目落地的最大瓶颈。为此,园区创新思路,引进湖南柏屹创新发展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社会资本开发建设运营+园区监管”的开发模式,建设湘潭柏屹创新产业园,有效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多赢。
一、推行“市场运营+政府监管”,明确发展方向。引入社会资本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公司建设湘潭天易柏屹创新产业园,由经开区负责项目整体规划,把控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水、电、路、气、通讯等必要的基础配套至园区;由社会资本方负责统一开发建设、管理、招商和服务,重点承接株洲轨道交通、长沙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配套企业,打造产业相对集聚、资源优势互补的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目前引进的企业中,60%以上是两大产业链配套企业。不求“顶天立地”,但求“铺天盖地”。
二、推行“整体打造+科学布局”,实现降本增效。通过片区整体布局,园区节约便道、互通桥梁及园内道路、水、电气、排污等基础建设,节约投入成本近15万元/亩。同时,统一规划厂房建设,统一外观色调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统一设计布局道路、污水处理、食堂、绿化等生产生活配套,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258万元/亩,以单层重工业厂房为主的园区容积率达1.29,远远超过以地招商的同类指标,柏屹入选2022年湖南省百个节地典型案例。此外,园区实行统一营运服务,可以定制厂房,降低了企业创业初期的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
三、“精简审批+高效服务”,实现快速达效。通过“标准地+承诺制”、政务容缺受理、一站式帮代办、建设倒排工期等举措,在土地挂牌阶段,同步推进招商洽谈、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场地平整、围挡建设、临时水电建设等基础配套工作,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前期工作,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通过联合预审,对入驻园区标准厂房的小微企业进行提前评估和预审,大幅缩减审批流程,企业入驻投产时间比以地招商项目缩短4/5以上。园区运营商,为入园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短期借贷、金融政策咨询等服务,提升了入住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截至目前,柏屹自主创新园已开发建设956亩地,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引进中小微企业150余家,其中达产区已实现亩均产值273万元,亩均税收28万元。培育规模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其中金凯新材已成长为新能源电池匣钵材料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信息来源:天易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