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省开发区协会中心网站!

园区快讯

PARK EXPRESS

“五好”园区看长沙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发布人:浏览:

  日前召开的全省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工作的专题会议上各大产业园区接受年度“检阅”。

  这是我省连续3年召开评比“五好”园区创建

  以占全省约0.5%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省36.3%的地区生产总值、72.5%的规模工业增加值、83%的进出口总额、71%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48.1%的税收——资源、要素、产业集聚的园区,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阵地、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主力军

  省会长沙3家园区——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雨花经开区入选“五好”园区先进名单长沙经开区上榜营商环境先进园区。

  规划定位如何把握创新平台如何推进,产业项目如何铺排机制提质如何激活,发展环境如何优化……面对“五好”园区建设的一系列新课题新任务此次受表彰的4家产业园区均交出了优异答卷。

  评比“五好”园区比什么?

  产业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1988年国务院同意设立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湘江西岸长沙高新区拔地而起,这是我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992年,长沙经开区成立拉开长沙“两翼”格局。其后随着浏阳经开区、雨花经开区等国家级、省级园区相继加入,长沙产业园区格局演变为“五区九园”再到如今的“六区六园”格局。

  肇始于2021年的“五好”园区创建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产业园区成就的总结?、经验的推广,更是对园区留下时代的追问和思考:新时代下产业园区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沙现有12个产业园区“国家队”有6个,分别是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和宁乡高新区省级翘楚有6个,为雨花经开区、金霞经开区、天心经开区、岳麓高新区、长沙临空产业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

  看成绩——12个产业园区承载了长沙市53%的规上工业企业、61%的高新技术企业、75%的规模工业产值、71%的税收和全部百亿级项目打造了2个3000亿级园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4个千亿级园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雨花经开区)。仅2022年就攻克“卡脖子”技术20多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多项

  看困境——循环往复的时间背后带来了成效也伴随而来改革的难题、发展的痛点。对比外省先进地区总体规模不大,园区质效需提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摆在长沙面前

  创建“五好”园区是个“指引棒”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五好”园区背后的每个“好”都饱含着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创建“五好”园区的目标解决了产业园区发力的重点、发力的方向问题。但如何让诸多产业园区的举措落实为全省一盘棋的行动将大气磅礴的高质量发展号角,转化成“五好”园区的实践考验着长沙的执政水平,锤炼着长沙的治理能力

  如谈规划定位分布在星城大地的园区,并不是“天女散花”各自“绽放”而是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全市一盘棋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竞争从2017年起,长沙明确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的产业功能分区推动园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如谈创新平台长沙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600多家引导支持园区企业联合在长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在湖南省1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有11家布局在长沙,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

  可以说“五好”园区的创建,对应着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历程映照着长沙产业园区对高质量发展的不倦探索。

  探索带来交流交流能碰撞出智慧火花;探索意味着实践实践是攀登高峰的基石。向着“五好”园区目标长沙砥砺前行!

  学习“五好”园区学什么?

  长沙有3家园区入选“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从这3名“标兵”的身上,其他园区学什么?

  ——学始终执著的追求

  “五好”园区项目好是基础,是核心更是纽带。引项目早已摆脱了“捡到篮子都是菜”的阶段。要引就要引产业链前端、技术链尖端、价值链高端的好项目。浏阳经开区最先提出“五好”园区的理念今年能够蝉联“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产业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浏阳经开区形成了以显示功能器件及电子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主导,休闲食品为特色的“三主一特”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这一产业体系,无论是在浏阳经开区已根深叶茂的蓝思科技、宇环数控、博大科工、九典制药、华纳大药厂、安邦制药、天地恒一、方锐达等还是近年新引进投产的惠科光电、泰科天润、中岸生物、雅士林以及正在建设的一大批产业项目,都属于上述产业链上的优质项目

  ——学充满勇气的改革

  “体制机制好”是“五好”园区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机制体制改革,一直是产业园区的“痛点”尤其是人事制度,更是产业园区难啃的“硬骨头”雨花经开区毫不回避这一问题。

  从去年起雨花经开区瞄准“躺平式”干部的“通病”,如做事没激情抓工作没力度,完成任务节奏慢等“温、软、慢、推、庸、浮”6类突出问题着手评选“作风建设差评者”。对“作风差评者”不仅要进行谈心谈话,还要在全园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接受全体干部职工监督;并给予3个月整改期到期考核若为不合格,依规依纪给予相应处理

  同时雨花经开区推行竞聘上岗,进一步规范薪酬体系构建“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和“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性机制。

  如此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彻底打破了以往有人想“躺平”的干事局面

  ——学协同合作的担当

  2022年6月起湘江新区、岳麓区、长沙高新区逐步实现“三区合一”,长沙高新区与湘江新区融合共通、高歌猛进

  “三区合一”意味着力量的叠加效率的迭变。拥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一批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33名“两院”院士、6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95名长江学者、115名国家重点人才计划、2万余名科研人员、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人才济济新区积蓄了科研创新的磅礴动能。

  瞄准开放型经济成立的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已引进来自瑞典、西班牙、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6家境外商协会入驻,其中一半以上的协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学企业至上的情怀

  此次长沙经开区被授予“2022年度湖南省产业园区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园区”称号近年来,长沙经开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和自贸试验区“两区”叠加优势结合园区实际,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着力提升园区营商环境“速度?力度?温度”。

  “一个窗口服务到底”实现行政审批效率提速在先进制造业极简审批方面,长沙经开区推行全领域免费帮代办、政策集成等服务将园区8个部门的15项政策、156个办理项集中到一个窗口。

  “配套设施完善升级”让园区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各地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和投资发展必不可少的配套,对招商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长沙经开区陆续建设了长沙师范学院附属经开区幼儿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小学、康礼·克雷格学校、长沙玮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教育项目园区教育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以归零心态率先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这是“五好”园区创建工作会议的精神之一。

  “归零心态”意味着长沙各个园区不能在“成绩单”上“睡大觉”,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归零心态”,意味着面对过往的遗憾不“念兹在兹”而要保持“建功必须有我”的劲头。

  创建“五好”园区发力点在哪里?

  “五好”园区的创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长沙需要思考从“五好”园区创建出发,如何更好地展现一个“智造长沙”成为先进制造业高地“领头羊”。

  智能化改造是长沙各个园区的“必修课”。这几年长沙新增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08家,总数达1462家获评“中国智能制造50强”企业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优秀场景14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9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车间16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博世长沙工厂、三一集团18号工厂被认证为全球“灯塔工厂”。

  从“工程机械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长沙不断深化“五好”园区示范标杆引领,以国家级、省级园区为载体擦亮智造长沙的闪亮名片。

  ——长沙需要思考从“五好”园区创建出发,如何更好地践行低碳文明为省会贡献一个“绿色长沙”。

  绿色园区是指企业绿色制造、园区智慧管理、环境宜业宜居的产业集聚区,是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园区的直接体现铺排在各个园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数以千万计的新能源汽车各个园区打造的节能降耗产业与设备,本身就是一个低碳的典范

  长沙园区布局绿色产业如雨花经开区从2013年起,先后婉拒50多个项目31家企业退出绿心区域,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在园区蓬勃兴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打造,建立了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如望城经开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动态管理、热电联产三大创新模式,让园区不仅留住了“绿”更促进了发展。

  长沙园区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升级比如,宁乡经开区定位“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已拥有中建科技、联塑建材、中财化建、标朗住工等大批知名绿色建材企业,初步实现了研发、制造、施工、装饰、销售、物业等“一条龙”的住宅生产与运营管理绿色建材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的生力军。

  ——长沙需要思考从“五好”园区创建出发,如何更好地讲述自己让世界看到一个“活力长沙”。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长沙园区需要更具创新意识、更具世界眼光参与全球交流对话,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

  发力开放性经济长沙有基础。比如金霞经开区坐拥长沙新港、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长沙传化公路港等,已逐步形成了全省唯一的铁、水、陆、管、空“五位一体”的交通运输体系金霞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试点、中部(湖南)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已然筑起湖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高地

  长沙经开区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南方安美、天盾重工等企业在海外市场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其中,南亚最大的工程机械展——Excon?2022在班加罗尔举行三一蝉联最大展商,携71款最新、最强产品盛装亮相山河智能也打通了“出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其挖掘机产品在欧洲位列中国品牌榜首……

  毫无疑问每年的“五好”园区评比是各个园区的新起点——创建评比后,又拉开新的一年“擂台”我们期待着更美好的改变:经济转型、开放共融,技术突破……

  从“五好”园区评比开始续写成功的、精彩的新篇章,“五好”园区评比的初衷才能不断光大“五好”园区讲述的故事方能经久流传。

  我们期待长沙更多的“五好”园区!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湘西高新区:“三招齐发”助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
邵阳又一创新型科技园区开园
协会简介

协会简介: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湖南省境内各类开发区的全省性联合民间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协会于2010年11月12日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在湖南省发改委、省园区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现有会员单位130余家。

协会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协会职能:

传达国家和省有关开发区的政策法规,组织省、内外开发区经验交流,帮助解决和咨询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协会是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与政府部门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协会业务: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为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反映会员正当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六)收集发布全省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和信息,促进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编纂、出版、发行《湖南开发区年鉴》、《湖南开发区》杂志等出版物,创办《湖南开发区》网站,收集发布全省开发区发展信息,大力宣传开发区发展的好经验、好作法,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业务指导。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八)组织承办各类会议。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协会章程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章程2017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协会正常运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民政厅关于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英文名称:HuNan Development Zones Association,缩写为HNDZA。)

第三条  本协会的性质。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由湖南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区、海关特别监管区、各类产业园区和从事开发区发展研究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开发区与政府部门和开发区相互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本协会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并经湖南省民政厅登记。协会自觉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南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协会的注册资金为 12万元人民币。协会会址设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492号粮贸大厦14楼。

第二章   协会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协会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第七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调查研究、规划咨询、综合协调、招商服务、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具体为: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省外和国际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形象宣传,展示湖南省开发区的实力与水平,努力提升我省开发区的对外整体形象。

(四)开展职业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