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西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当前稳增长、拼经济工作最确定的事之一,围绕“六个离不开”,切实创优园区营商环境,助力“五好”园区创建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领导的高位推进
抓顶层设计,找准“主心骨”。湘西高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自我加压喊出“营商环境不是第一就是第九”宣言,为了不负众望、接续奋斗,新一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工作站位,坚持以打造全州营商环境样板区,树立勇争一流的理念,实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亲自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主抓,分管领导专抓,合力抓,重点抓,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地位、作用、保障。
抓方案制定,摆好“方向盘”。根据省州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总体部署,湘西高新区始终把打好优化发展持久仗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方案,亲自谋定工作目标,明确提出今年要继续保持全州第一、全省园区营商环境评价前列,争创全省诚信示范园区目标,下发了《湘西高新区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实施方案》。
抓专班组建,打造“作战部”。湘西高新区结合区大部制改革,优化办与行政审批办合署办公,从机关部门、吉凤街道抽调干部,组建了4名专职,3名兼职的工作专班,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参与、专班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离不开机制的完善创新
千方百计“给政策”。首先,在州委、州政府关心和支持下,2021年向高新区赋权171项,让园区实现了办事“只进一扇门”,启用“一枚印章管审批”,让园区企业感受到园区政务服务审批再提速。其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湘西高新区以稳经营主体、促经济发展为重点,立足园区实际给企业出政策,修改完善了《湘西高新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大政策措施(修订)》,制定出台了《湘西高新区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 》等文件,从创品夺牌、技术改造、金融信贷等方面,打造政策洼地,厚植发展沃土。
优化流程“兑政策”。湘西高新区认真落实国省州稳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减亏止损、降本增效。在推进留抵退税中,通过建立“三三”机制,在落实财政奖补中,对企业项目资金、财政奖补等进行拨付,实行部门内部流转,免申即享。2023年一季度为企兑现优惠政策734万元,减税退税5690万元。
围绕所困“优政策”。湘西高新区以清廉园区建设为抓手,打出廉政自律的组合拳,出台了《湘西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负面清单“十不得”》,明确划定了十条红线,严格要求机关干部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政商交往中,自觉遵守党纪法规,主动靠前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坚决防止由风及腐、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为减轻企业负担,执行《切实减轻企业“迎来送往”负担五条措施》,建立企业“宁静日”,实行检查报备、打捆检查、企业预约和“接诉即办”等五项制度,杜绝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出台“清廉大厅”建设八条措施,从规范审批行为、推行优质服务、营造清廉环境、强化效能监管共八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离不开部门的联动配合
强化考核“明任务”。湘西高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纳入五个文明绩效考核、纳入干部作风效能督查台账,发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和督查督办“利剑”作用,不断传导压力,条条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担当作为“新举措”。湘西高新区探索尝试“准入”与“准营”的无缝衔接“证照联办”,推广企业开办“1+N”套餐集成办理服务,将“企业开办”审批时限压缩至0.5天,免费发放“企业开办大礼包”。结合园区赋权,将88个审批办理事项需提交材料数减少142项,把园区赋权行政许可事项整体办理承诺时限压缩74.4%;在全省土地集约利用及监管多项综合考评中排名靠前,获得省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60亩;以项目审批“四即”改革为驱动,完成湘西州首例“标准地+承诺制”地块出让,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联合验收平均办结限时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最快的2日办结。
创新思路“创亮点”。从创优办事体验小切口入手,湘西高新区打造“码上通”营商环境小程序,推行“12345工作法”,建立“五化”工作机制,服务事项覆盖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办税服务、不动产登记等9个服务类别92个事项,多次获得企业锦旗和群众感谢;同时,以数字赋能“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自主研发开通“码上通”微信服务平台,通过扫描二维码,让企业和市民尽享掌上服务轻松便捷,进一步增强政企互动。惠企减负上,率先在全省启用网上中介超市,实现全省“第一单”,其中竞价选取项目的成交金额较发布金额平均下降49%,大幅降低中介服务成本,做深做实放管服改革。
离不开指标的紧盯调度
湘西高新区建立了营商环境指标长体系,由管委会主任任总指标长,相关分管领导为指标长,牵头责任单位具体落实。
明确责任“领指标”。湘西高新区以“五好园区建设二十条”为园区营商政务环境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要逐一对照明确任务。同步抓实诚信园区体系建设,既要夯实线上平台数据,又要减少杜绝线下园区及企业涉法涉诉事件。
全力以赴“抓指标”。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湘西高新区优化办牵头抓总,借势借力,下好先手棋,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管理。
优中选优“亮指标”。湘西高新区重视日常工作任务清单填报质量,以“五好园区建设二十条”为考纲,找准每项任务的考核指标要求和侧重点,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整合各职能部门好经验做法、数据成果,体现优质指标。
离不开企业的积极配合
实体兴,园区强。湘西高新区始终把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作为助力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经营主体既是营商环境感知者,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优化营商环境需要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切实做到“四个到位”。
营商环境监测到位。湘西高新区将营商环境触角延伸到经营主体,建立监测点监测员机制,每月至少走访企业一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队伍作为园区建设者、政策宣传员、环境监督员的作用,为优化环境开门纳谏,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营商环境监测队伍,建立了企业诉求“直通车”,实现企业呼声直达通畅、企业诉求快速落实。
经济复苏助力到位。湘西高新区先后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雪花啤酒湘西首届摇滚音乐节”,发放了“乐享消费幸福湘西”政府消费券,与吉首大学、湘西职院签订招商引智战略协议,并联合湘西职院、州人力资源中心举办校企供需见面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积极解决员工招聘、技能培训、促进消费等问题。
为企纾困解难到位。湘西高新区常态化开展“送解优”干部联企行动,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按照“个案问题因企施策、共性问题成批化解、简单问题直接办理、疑难问题专题协调”的原则,分类施策,建立台账,领导不定期研究。四是工作时效监督到位。坚持纪检监督走访制,区纪检监察干部实行分片负责,每月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明察暗访,强化干部作风及效能督查,促进干部联企不仅身进、心进,而且情到、办事。
离不开工作的宣传推介
把宣传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扩音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仅要干在实处,更要总结提炼,不断巩固提升,扩大优化营商环境影响力。湘西高新区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办好自身宣传载体,通过组织氛围营造、系列活动开展,典型生动推荐工作。2022年,湘西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宣传共计471篇,其中国家级13篇、省级64篇、州级173篇。
把宣传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锻造炉”。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湘西高新区克服“事多人少”的现实困难,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宣传者”思想,通过“理论+实操”的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发掘问题的能力、提出对策的实力和文字表达的功力,补齐干部写作能力短板,避免“本领恐慌”,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
把宣传作为改革创新的“助推剂”。湘西高新区通过“出题目、交考卷、作评价”的形式,将优化环境、深化改革、能力提升进行融合,倒逼部门围绕题目创新举措,改革推进工作,《探索推行“12345 工作法” 倾情打造“帮代办”升级版》被省政务局进行典型推介,《阳光阳光,雪花在呼叫—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探索》被中国环境报刊发,“四三”工作法加快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被省网信办、省民政厅、省政务局评为智慧基层治理优秀典型案例,还有“三三”机制推进留抵退税、党建“四即”、打造“办事再难,园区不难”服务品牌、“三抓三促”治欠薪保民生等改革举措,有效助推园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被湘西州深改委评为先进。
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