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高新区聚焦“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服务理念,以“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企业服务方式,推出“靠前一步、超前服务”模式,打造了从营商到赢商的“祁心办”极速服务品牌,助推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作为全省唯一的园区代表,分别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和省政府第10次全会上作典型发言;“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需求靠前一步满足,洽谈服务显诚意。一是材料清单“全告知”。项目一洽谈,祁阳高新区便牵头组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和企业开展前期会商,为企业量身定制审批方案,帮助企业清晰掌握报审全过程,一次性告知企业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指导企业做好审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为项目顺利进入审批疏阻提速。二是优质资源“全定制”。将土地和厂房由“签约后提供”变为“签约前准备”,事先主动邀请洽谈企业来考察,并提供厂房或土地供企业选择,对企业选定的厂房立即腾空,土地立即做成熟地,为企业创造立即可以拎包入住和落地即开工条件。对投资上亿元的有意向企业实施“先进场后签约”,极大释放诚意。卓凌鞋业选中原凯赛尔厂房后,祁阳高新区立即组成专班,协调不能经营下去的凯赛尔公司腾出厂房,促就该公司在一周内从洽谈对象变为签约主体。三是困难问题“全解决”。在洽谈时就事先了解清楚企业投资情况、投产后需要多少员工,安排多少住房,是否需要乡镇公交专线等,根据企业需求,拿出解决清单,将问题解决在前,让企业轻松上阵。坚持每月召开1-2次“政企交流早茶会”,市委、市政府及园区主要领导面对面征求企业问题和困难,制定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2022年共举办政企交流活动15次,解决问题126个。
审批靠前一步办理,极速服务显效率。一是一窗通办提质增效。建设祁阳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整合19个部门153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在企业服务中心办理。开设“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纳税服务、政策兑现”主题式审批窗口和水电气讯报装、银行开户、厂房及公租房租金缴纳等多个公共服务窗口,统一收件、统一出件,每个办理事项 “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请材料”全覆盖,一份申请材料,各窗口共享,真正做到“只到一窗口、只找一个人、事项全办结”。二是一诺即办优化流程。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手续,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承诺即入”极速审批新模式,以“承诺审批+一表申请”方式,将涉企“一件事”的受理、审核、勘验三个环节合而为一,各个环节不分先后同步启动,解决申报材料复杂、证明不易获得、办事多头跑等难题,实现承诺即可办。创新推行“先建后验”举措,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且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相关准入条件、建设标准做出承诺后,即可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项目竣工后再组织联合验收,实现“拿地即开工”。三是一班帮办联动发力。在大厅设立帮代办专区,提供咨询引导和开展业务,实行咨询台“领办”、辅导区“导办”、一般事项“帮办”、复杂事项“代办”,对帮代办事项建立“1+1+N”的服务体系,即一个事项一名帮代办人员全程跟踪主办,N个相关审批窗口协调并联审批,采取“定点+上门”的服务方式,为园区所有企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优质服务、精准服务、贴心服务。2022年成功办结代办事项148件。
平台靠前一步搭建,高效服务显质量。一是建设“智慧园区”增服务智能。作为全省园区信息化管理改革首个试点园区,祁阳高新区按照“一个中心(园区大数据中心)”“两大支撑(统一业务支撑和基础设施支撑)”“三大平台”(园区综合管理平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生态服务平台)的目标建成智慧园区。“智慧园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市“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提供涵盖办事指南查询、办事咨询、在线申请、办事进度查询、服务评价、惠企政策查询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和审批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二是建设督查平台提服务效率。建立祁阳市重要工作实时督查落实平台,实施《重点工作结账点评制度》,对服务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重要工作推进情况实时公开、动态更新、限期销号,并实行每月一督查、一考核、一排名、一通报。2022年以来对54个排名后进的单位给予全市通报批评,5名市级领导和1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考核结账点评会议作表态发言,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和重要工作落实落细、效能提速。2022年园区新开工建设项目22个,竣工投产19个项目。三是建设评价平台促服务成果。成立市执行力办公室政务服务回访中心,对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企业和群众回访全覆盖,形成“政务办理-电话回访-巩固提升”的工作闭环,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好差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促进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双提升。2022年来已回访办事企业和群众50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2%。
信息来源:祁阳高新区(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