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产业开发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实招、降门槛、减环节,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五好”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来,园区新开工、新竣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分别为20个、14个,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53%、175%。总投资额达60亿元的中国企业500强鲁丽集团项目落户园区,全市第一次集中开工签约主会场和全市产业项目建设暨创建“五好”园区大比武活动走进新田。
一、创新赋能赋权,打造营商环境“新亮点”。将园区赋权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速优化办事效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一是高站位推动抓赋权。年初,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园区赋权为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五好”园区建设和园区赋权工作,放权赋能园区主要负责人有权调度指挥县直单位科局一把手安排部署工作,真正做到了县委、县政府支持园区工作“前所未有”,部门配合工作“前所未有”,高频率调度园区工作“前所未有”。园区主要领导召开责任部门“一把手”会议26次,协调解决园区问题56个。二是高频率协调抓赋权。县政府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优化细化园区赋权改革方案,研究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推行“园区事园区办”实施方案》,明确了完善权责清单,优化了办事流程,突出了改革重点。分管副县长每月听取汇报,进行工作调度,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三是高标准保障抓赋权。设立了副科级的产业开发区招商合作产业发展局(行政审批服务局),明确了县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相关的职能职责,依法开展产业开发区有关行政审批工作。制定下发《新田县园区赋权指导目录》《新田县“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方案》,下放48项行政权力至园区,采取园区事专区办办理模式,积极为企业开展园区事项服务,打造“园区事专区办”新田模式。
二、优化政务服务,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 锚定为企业、项目快速落地开发区,打造新田园区特色的全链条闭环审批模式,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是聚焦重点优化专区布局。把“清廉大厅”建设作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亲自调度、高位推进,确保专区建设科学合理。在服务专区设置“工程建设审批”“企业开办一日办”“一件事一次办”等综合窗口,实现企业办事“一站式”集成服务,进一步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涉及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法定时限2/3以内,个体工商登记实现30分钟内取证,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推出“新田智汇办”小程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掌上办”。二是靶向发力整治突出问题。制定《工业园一站式服务专区工作规程》,建立健全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办事服务制度。组建12人的专区服务队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将“清廉大厅”建设工作纳入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绩效考核指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内容。设立了11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了10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等活动,查处了3起企业违规出借资质、9名国家公职人员工程建设领域专业职业资格“挂证”等违规违纪行为。聚焦“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以罚代管等执法监管情况,开展行政执法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党纪政务立案2人,问责5人。三是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帮代办队伍,对园区在建项目和新签约项目,由帮代办专员实行全程跟进服务,推进项目签约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今年以来,服务专区已办理帮代办事项3160件次。推行限时办结制,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对受理的各类“疑难杂症”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意见及办理时限,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每半月召开一次部门首席事务代表靠前服务园区联席会议,专题调度解决各类问题,已集中化解园区历史遗留问题12个,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27个,办理久拖不决不动产权证12本,减免厂房租金992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01万元。
三、精准攻坚施策,提升项目落地“新高度”。坚持把项目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硬,推行“现场工作法和五定工作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是前期手续实行“全承诺”。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在全面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的同时,结合开发区项目落地实际,制定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工作制度,采取“以函代证”“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有效举措,创新提出工业项目“全承诺、零审批”,企业仅需提供承诺书即可取得施工许可,实现“承诺即开工”,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按下“加速键”。二是项目建设实施“全跟踪”。组建班子成员牵头负责、科室负责人综合协调、工作人员跟踪服务的四个链条专班,实行每日一报告、每周一例会、每月一通报小结项目管理制度,每个项目建立完善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研判、解决在建设要素供给配套、土建设备同步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难题,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双方同心同向、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三是精细服务推行“全包联”。把包联制度贯穿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建设进度、融资服务等各领域,真正实现“保姆式、全周期”服务。深入开展“履约践诺”“纾困增效”“百名干部联百企”专项行动,对204家企业开展帮扶服务,县级领导主动认领“疑难杂症”101个,已化解96个,化解率达95.1%;对全县114家企业、50个项目开展“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服务,省督导组、市工作组交办的12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建立2亿元风险补偿基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开展招聘活动25场,提供就业岗位948个,达成就业意向600余人,解决企业投产初期用工紧张难题。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商业银行负责人与规模企业代表签订合作协议,现场签约金额超过12亿元。兑现招商政策奖励共计7052.9万元,涉及奖补企业32次,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新田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