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永兴经开区紧扣省委书记张庆伟关于打造“永兴样板”的批示要求,攻城拔寨、攻坚克难,在全市率先建成千亿园区。2023年,永兴经开区将持续深入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围绕打造“永兴样板”一号工程,推进“一千三百”产业计划,完善“一主一特”产业布局,突出招商提质、项目提速、服务提效、环境提升、效益提档,全力开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紧盯三大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抓发展。在成功创建千亿园区的基础上,主动抬高发展坐标,全面锁定发展目标,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寻求更高水平、更快速度、更强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瞄准创建省市先进“五好”园区、真抓实干获奖园区、国家级经开区三大目标,强基固本,主动作为,确保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量质齐升,园区活力、创造力、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打造全省标杆,争创全国示范。
二、紧扣三条主线,以“干起来当王牌”的奋发姿态做表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解放思想,破除禁锢,当好主人翁,打好主动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展现永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牌军担当,重点在稀贵金属产业延链补链、精细化工产业异军突起、园区平台建设提质增效等方面发力,吃好“改革饭”,走好“开放路”,打好“创新牌”,在园区试验田努力闯、创、干,凸显硬实力、试出新气象、干出好经验。
一是抓产业。积极对接省“万千百”工程、市“千百十”行动,加快实施“一千三百”计划,推动晶讯顺利上市,培育1-2家稀贵金属本土上市企业。打造“中国银谷”科创平台,更好为稀贵金属产业集群注入创新动力。利用永兴独有2家省级园区且产业相互关联优势,引导初级冶炼企业向精深加工拓展,打通“粗银—高纯银—高科技银产品”全产业链,真正实现延链强链,擦亮“中国银都”闪亮品牌。
二是抓项目。围绕“一主一特”,科学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围绕亩均效益,持续招引一批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好项目、大项目;围绕落地见效,推动一批新建、在建、技改项目开工竣工、投产达产,让园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大干快上的繁荣景象。力争金业一期项目收尾,启动二期建设;融源环保稀贵金属综合回收生产线建成达产;强胜一期工程年内点火投产;永鑫环保加快富氧侧炊炉建设步伐,早日达效生产,加大招商力度,争取与中国融通公司合作成功;以银盛、正和通、阳光为代表的“铂族金属走廊企业”设备完成安装调试,全面达产,实现年产值100亿、税收5000万以上;华创产业园新建3栋标准厂房完工,引进3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
三是抓治理。强力推进企业分类动态管理、转型升级,强化结果运用,支持做大做强。提升园区及企业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序化水平,完善雨水管网建设,持续改善园区形象,打造“花园式园区”。健全园区安全环保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评审制,提高安全生产专家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效能,确保企业本质安全。
三、紧抓三个重点,以“冲锋号响起来”的作战作风干事业。全区上下凝聚一心,排除万难,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作风,勇当尖刀队,抢做排雷兵,开年即开工,开战即决战,倒排工期,住在园区,干在一线,让“一主一特”两大产业两翼齐飞、并肩前进,以实干求实效,以格局开新局。
一是推动立标打样。用好“新湘十条”,坚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打通稀贵金属与精细化工产业融合链条,做大做强铂族金属走廊,全力打造绿色、创新、高效、低碳的世界级稀贵金属产业集群,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现实范例和永兴经验。
二是建好化工园区。争取尽早取得调区扩区批复,确保园区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加快推进智慧平台、封闭化管理、危化品停车场等10个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启动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园导电粉体、信航科技碳酸锂、昌威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南铂新材料、勇豪新材料、隆诚高新技改扩能,提高贵金属化合物、环保涂料等化工产品生产能力,提升研发水平,拓宽产品类别,全力打造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精品化园区,擦亮“化工”招牌。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部门服务意识,加快园区放权赋能,实行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全过程专人服务,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打造全国优质营商环境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