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三线一单”指标体系落地以来,湘西高新区在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中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有力推动园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一是精准施策,以“三线一单”把准园区生态政策方向。湘西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把“三线一单”对产业的要求写入了最新版招商引资政策,明确鼓励引进使用清洁能源、能耗低、技术工艺先进、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绿色企业,同时给与该类企业更多优惠支持。在环境管理(包括环评审批、区域评估、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环境风险防控等)制度方面,将“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列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明确负面准入清单以外企业的坚决不引入,管控范围外的产业项目坚决不审批。
二是精心规划,用“三线一单”把握园区产业规划布局。湘西高新区在调区扩区规划调整上,由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讨论研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围绕“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提出符合园区“三线一单”情况的科学调整意见,制定新版规划。在产业布局上,按照“三线一单”划定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定位,坚持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主导,辅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食品、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格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4家,逐步形成多条优质、高效、环保的产业链。
三是精细管理,按“三线一单”把牢园区生态环境管控。近年来,湘西高新区通过精细化管理,分类别管控,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发力,有力提升园区人居环境。在污染治理上,对核心区内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启动了选址搬迁程序,将该类企业迁入集中工业园区,对区内重要敏感建筑物周边的项目,严格实施扬尘防治6个100%措施和噪音污染防治的施工要求,营造良好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在空间布局上,严格按照清单要求,取消园区部分产业用地,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已经逐步形成核心生活区、科教文卫区、金融服务区、工业集中区等保持联系、彼此独立的合理分区。在污染物排放管控上,园区废水实现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大力落实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对产生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加强管控,督促其升级生产工艺,确保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固废管理体系,对57家固废企业纳入危废管理平台,额外建立31家危废产生企业的管理台账,从严监管,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控质量。(通讯员:张术杰、周小彬)
(湘西高新区)
(湘西高新区)
注:“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