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大考
非常之年尤需非凡之功
发展为要
项目为王
实干为先
2020年
长沙高新区今年
铺排建设项目196个
其中
重大工业项目81个
工业总投资2056亿元
年度投资225亿元
同比增长17.5%
10亿以上项目24个
50亿以上项目10个
工业项目中
计划开工30个,实际开工36个
17个项目提前开工
完成目标的120%
计划竣工20个,实际竣工27个
6个项目提前竣工
完成目标的135%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不断刷新的成绩背后
是今年全区项目建设一以贯之
按照“提振信心、提高效率、提前开工、提升速度、提前竣工、提快达产”的“六提”总要求
坚持“领导包片、干部包项目”
与时间赛跑、跟计划比拼
始终积极推进项目
特别是制造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适逢“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长沙高新区
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项目能级上
均交出了一张
“历史最优”的发展答卷
疫情就是命令
,发展更是使命。今年正月初二,长沙高新区全体干部复工,通过紧锣密鼓地调度和帮扶,正月初八开始企业陆续复产。一手紧抓疫情防控,一手紧抓复工复产。长沙高新区率先全省推行驻企防疫联络员制度,255名特派员常驻企业帮扶,政企联动抢时间、赶进度、拼速度。
▲ 4月28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长沙市主会场在长沙高新区长远锂科项目举行开工动员。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项目招引落地则是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2020年,长沙高新区坚持贯彻“精准、舍得、执着”理念,聚力高质量招大引强,不断积蓄发展新活力。全年新引进三安半导体、光环新网、京东方艺云、CSDN等重点项目95个,项目总投资577.26亿元。
推进产业链建设是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沙高新区更是一马当先。今年4月17日、5月20日、6月18日,长沙高新区相继举办三场“链上麓谷”系列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落户一批符合“高新”特色的产业链“增值”项目,为优势产业链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补链、延链、强链,高新区全年已引进5个市级牵头产业链项目47个,项目总投资397.72亿元。
▲ 12月18日,在航天麓谷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该项目主楼将于年前实现封顶。
与此同时,今年长沙高新区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行动,营商环境在2019年指数测评全市园区排名第一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优越的创新生态、优质的营商环境保障了全区市场主体持续活跃,全年平均每天新增企业26家,全区市场主体累计超过4.8万家。
正如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所说,高新区就是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帮企业成长、助企业成功,当好企业发展的福地。
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今年以来,全区196个项目热火朝天推进,515座塔吊、2.93万名工人同步施工。可以说,如今的麓谷就是一个大工地、大阵地、大赛场、大考场。通过各方日以继夜地拼搏,63个产业项目实现年内开竣工。
穿行在长沙高新区今年重点布局的许龙路工业产业走廊上,气势磅礴、奋勇争先的项目建设场景令人鼓舞、充满遐想。在这条长10公里的产业带上,形成了航天环宇片区、三安片区、中联片区“一带三片”共49个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涉及6条产业链,不仅聚集了中联智慧产业城、三安半导体、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等一批特大项目,还有九芝堂、湖大艾盛等一批重大项目。
▲ 今年,长沙高新区重点布局的许龙路工业产业走廊上,奋勇争先的项目建设场景令人鼓舞。
同时,三大保障房楼盘也伴随着这些重大项目不断“长高”,为这片人才和经济聚集的麓谷洼地,筑巢引凤。这条凝聚着希望和梦想的新许龙路,仿若一条玉带,串起长沙高新区一条崭新的工业观光走廊。
作为省、市“一号工程”,当前,中联智慧产业城正按照建成即达产的目标全速推进。在此过程中,长沙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筹协调职能,全区上下已解决各类建设问题382个。于是,我们看到——
该项目仅用10个月完成了园区整体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克服疫情和长雨季影响,10个月即建成首开区挖掘机械园区83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其中大挖装配生产线正在高效率、高质量调试、安装,即将于本月31日迎来第一台大型挖掘机下线的高光时刻,填补省内大挖机生产空白。到2022年9月,中联智慧产业城将全面建成达产。
▲ 今年以来,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克服疫情和长雨季影响,10个月即建成首开区挖掘机械园区83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
到那时,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引领行业30年”的全球领先灯塔工厂,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世界领先的高效之厂、生态之园、智慧之城,将在麓谷大地上巍然挺立。而这也正是长沙高新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重大成果。
今年6月,长沙市首提“制造业标志性项目”。长沙高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等5个项目名列其中,占全市的近30%。全区上下坚持“六个一”抓管理、“三清单”抓落实,推动以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为代表的项目建设不断跑出了加速度。
▲ 长沙三安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开工4个月即实现26栋34万平方米主体封顶。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长沙高新区是推进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的快速推进仅是一个突出的典型代表。例如,同为全市“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的长沙三安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开工4个月即实现26栋34万平方米主体封顶。此外,御家汇、航天麓谷、中钢等重点项目也是一路高歌……项目建设马蹄疾,高新麓谷蕴胜景。
截至目前,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天际ME5首车下线,新能源汽车烙上“湘”字号;航天环宇联姻中国商飞,助力国产C919、CR929大飞机翱翔蓝天;中电科首片晶圆下线,国内首条集成电路装备验证工艺线顺利实现运营……在麓谷14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放眼望去,可谓是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
▲ 9月29日,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天际ME5长沙首车荣耀下线。
今年7月末,继斩获全市“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小组第一的骄人战绩之后,长沙高新区即召开以“抢抓三季度、奋战下半年、百日会战再出发”为主题的在建项目现场推进会。会上,高新区宣布出台《促进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奖励办法》,拿出1000万元对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的企业有功人员给予专项奖励。重奖项目功臣的背后,正是长沙高新区着力强化的“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鲜明导向。
也正如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力夫所言,必须始终把建设项目、服务项目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
项目建设好,保障要跟上。“当年启动、当年清零”,今年高新区全年动拆腾地1.1万亩,安置近5000人,面积、速度创全市之最。为服务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全区全年移动土石方2300万立方米,日均调运土石方6.3万立方米……这一串串数字背后,凝结的正是全区所有参与服务项目建设的干部们的汗水、智慧与奉献、担当。
今年以来,长沙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住房和建设管理局等项目建设服务部门的会议室里又多了数面锦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一面面锦旗展示的正是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的喜人成绩。
▲ 12月28日,在黄桥大道沿线临近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约500米处,工人们正在加紧推进管道迁改工程施工。
“企业投资有大小,我们高新区的服务没有厚薄。”长沙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大企业项目如中联智慧产业城、三安半导体,还是许许多多一般的小项目,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地给予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助力企业和项目茁壮成长,为长沙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长沙高新区贴心服务企业和项目的举措还有很多。率先全市制订出台“稳岗援企16条”“金融8条”,修订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33条”,精准出台“黄金11条”,从减房租、贴利息、拓市场、降税费、稳就业、优服务等方面专项支持1亿元;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继续实行“减负惠企”大行动,预计全年将为企业节省开支近5000万元。这些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的帮扶,让许许多多的高新区企业项目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目前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已完成40万平方米的建设,已有草花互动、天融信等近120家企业入驻办公。
项目立园,产业兴区。长沙高新区始终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抓手,把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作为助推发展的第一要务,把服务项目建设的效果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的第一标准,持续释放大力合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强烈信号。
聚焦“三高四新”,对标一流园区,项目建设勇当推动长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旗手。回首过往,项目建设积蓄强劲动能;瞻望未来,项目建设必将释放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