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近日发布,长沙经开区上榜2020营商环境指数全国前十,蝉联中部第一。
山河智能的报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山河工业城第三期的总平面图预审查。今年,长沙经开区开通“预服务”综合窗,制造业标志性项目在办理国土手续的同时,可以同步开展施工图等技术审查,审批时间最快可以缩短16个工作日。
山河智能工程部报建主管 秦珲:审批的时间越来越短,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简政放权,化“繁”为“简”。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今年4月底签约,9月29号就顺利下线第一批200台新能源出租车,还有1000台新车正在生产。
长沙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指挥 程刚:体现了“项目为王、服务至上”的理念,推动湖南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这个员工生活配套园公租房项目,一期明年即将交付,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员工可“拎包入住”,建成后可满足2万人的租住需求。在建的广汽菲克小区,提供1017户住房,针对员工需求量身定制户型。
长沙经开区城建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杨龙:为企业员工提供低成本(租金)、高质量的居住条件,切实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今年前三季度,长沙经开区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签约近21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4%。以建设自贸区为契机,园区正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国际化。
长沙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邱友梅:通过外贸开户七合一、预服务、以及一站式注销、金融、政策兑现窗口,切实为企业提供了办事的便利度。
望城经开区
打造生物医药企业总部聚集区
投资10亿元的湖南吴赣药业今天在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投产,主要研发生产新型原料药、医药制剂等产品,是磺胺类原料药的“单项冠军”。企业总部从苏州吴中区整体迁入望城经开区,投产后利税达2亿元。
湖南吴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菊泉: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很专业的医药产业园,对于我们今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南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望城经开区的湖南医药原辅料产业园,已汇集九典宏阳制药、华纳大药厂、华腾医药等企业。
望城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主任 郑以仁:引进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高端产品,有8家企业已经投产了。
浏阳
“智”造突围 培育新动能
近年来,浏阳市推动了惠科光电、蓝思科技等多家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落地,以智能制造突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工地,64万平方米的主厂房已经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元,建成达产后,生产线60%以上将实现全自动化智能生产,预计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制造总厂总厂长 李坤原:预计在3月31号进行整个项目的量产,陆陆续续做产能爬坡,12月份我们将会达到满产。
智能制造升级也让企业驶上“快车道”。在韵达湖南快递电商总部基地,智能化分拣系统今年8月投入使用。包裹一旦被送上这段“百米跑道”,最快1.5秒就能实现派件网点的投递识别,一个小时最高可以分拣八万个快递包裹,总产能提升50%。双十一期间,该基地单日货运峰值达到283万票。
韵达快递湖南省公司总经理 徐建文:总处理能力能够到达550万票,可以处理周边省市,比如柳州、桂林部分到达快件。550万票是我们目前日处理最高能力的两倍。
截至11月30号,浏阳市今年新引进项目183个,计划投资总额470.96亿元。其中,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已获批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18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