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中方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将“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县适龄农村劳动力就业率61.63%;贫困劳动力就业率82.1%;新增城镇就业151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7%。
一、坚持政策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盘活就业“一盘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方县委、县政府坚持全县一盘棋,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到“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两胜利”。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全县上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决定推进就业优先,实施农民工返岗需求、企业用工需求“两需求一贯通”帮扶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供需无缝对接的绿色通道,坚决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实现“一户一人就业”。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结合本县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中方县疫情防控期间促进返乡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工作方案》、《关于明确中共中方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业“两需求一贯通”工作组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关于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政策,通过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推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开展。三是抓好工作宣传。以村为单位统筹扶贫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四支队伍”,大力宣传就业政策信息,推动就业服务向村组、(社区)延伸,岗位信息发布向家庭延伸,就业帮扶向个体延伸。共印制《中方县百家企业招聘信息口袋书》、《就业扶贫政策清单口袋书》和企业用工招聘信息图表20000余份,发放张贴到各乡镇、各村。四是压实工作责任。对全县各乡镇、各村农村劳动力信息台账建立工作进度、劳动力返岗就业率提升、“零就业”家庭消除进度、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电话抽查准确率实行一天一调度、一周一排名,对连续2周排名靠后的2个乡镇实行问责。对就业帮扶责任不落实、工作不作为、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帮扶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仍不能落实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岗位的,特别是结对帮扶户还存在“零就业”家庭的从严问责。
二、坚持资源整合,摸清底数实际,做细排查“一本账”。充分整合各类就业信息服务资源,对全县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切实解决全县企业用工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问题。一是广泛摸底调查。依托乡镇、村居(社区)摸清农民工就业需求,精准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技能工种、培训愿望等信息。对县域内、鹤城区、市高新区及河西经开区等地各类企业当时的总用工数量、缺工工种及数量、用工条件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企业用工台账,结合农民工就业需求,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准确快速的岗位对接信息服务。共收集56家企业8660余个用工需求岗位。二是加强对接服务。全力组织线上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以及乡镇赶集日招聘会,提高全县外出务工返岗就业率。共组织开展了2场线上招聘会和县工业园、县湘商产业园、县城金大地广场3场“点对点、面对面”现场招聘会以及12个乡镇赶集日招聘会,60余家企业参与了招聘会并提供就业岗位6880余个;2400余名劳动力(含贫困劳动力)参加了招聘会,进行身份核实登记达1434人(含贫困劳动力),达成就业初步意向1106人次,成功匹配贫困劳动力113人。三是加大信息推送。充分利用就业扶贫手机APP、“湘就业”微信公众号以及县人社就业服务部门收集汇编的市高新区、河西经开区、县工业园、县湘商产业园企业、中方硕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提供的用工需求信息,加大招聘信息推送服务力度。同时把收集的用工招聘信息通过县、乡、村微信服务工作群推送给各乡镇、各村劳动力,着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四是是严格督促落实。全力督促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统筹扶贫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四支队伍,把促进就业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督促结对帮扶责任人全面开展“311”就业服务活动(给贫困劳动力推送3次就业岗位信息、搞好1次职业指导、引导参加1次职业培训)。
三、坚持统筹兼顾,确保政策落地,就业减负“一体化” 。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大力实施各项就业帮扶措施,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一是落实企业减负政策。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截至8月底,全县共减免163家中小微企业3201人1206.3万元养老保险单位部分;减免89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57人32.59万元失业保险单位部分;减免347家中小微企业7779人247万元工伤保险。二是加大企业稳岗力度。对企业符合条件吸纳就业的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将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稳岗返还标准提高到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确定。目前共为1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稳岗补贴37.13万元。三是实施创新创业奖补。针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从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四是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进一步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将农村自主创业的农民纳入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自主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申请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截至目前,对因受疫情影响已经发放创业担保的174笔贷款共计530余万元继续展期一年,财政贴息达40余万元。五是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落实企业稳岗就业和创业载体补助,对受疫情影响的台泥(怀化)水泥有限公司、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2家规模工业企业发放稳岗补助70万元,对湖南德隆民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怀化市大丰源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发放创业载体补助55万元。六是实施就业补贴。实行贫困劳动力疫情期间返岗复工交通费补贴和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落实支持县内企业复工复产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交通费补贴163人3.26万元,落实贫困劳动力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到户籍所在县以外就业并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253人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7.59万元(300元/人)。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进一步改善了民生,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微信
QQ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