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省开发区协会中心网站!

大事要闻

NEWS OF THE EVENT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朝着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奋力前行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5日发布人:湖南日报、湖南开发区网浏览: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踏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湖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空间规划生态优先,擦亮绿色“底色”

  短途旅行、周末踏青,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既有3座省级森林公园“支撑”起来的绝美自然风景,也有左宗棠墓、万古桥等积淀厚重的历史古迹;行在途中,还能偶遇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的意外惊喜。

  保护绿心,规划先行。

  10月27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暂行办法》通知。《办法》将绿心地区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分别明确了各个区域内国土空间保护、利用和开发需遵守的原则。如禁止开发区内,除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当地村民住宅建设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明令禁止一些行为的同时,加强生态廊道、滨水岸带、湿地公园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自然资源厅规划局局长覃佐彦介绍,除绿心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外,我省初步完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等特定区域规划,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等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也即将展开。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放在第一位,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因“半条被子”故事享誉全国,村内景致旖旎,背后凝聚着一群规划设计人员的心血。

  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傅立德介绍,2016年11月,规划设计团队决定依托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古色村落“三色”资源,发展沙洲村旅游休闲产业。规划设计首先考虑的就是保护古村风貌、改善村庄环境、改造基础设施。

  经规划建设后,沙洲村红色旅游风生水起。2019年,沙洲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40元,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三个核心维度,即“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已深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师心中。“建设好每一个维度,才能既提升城市圈的竞争力,又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构建起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覃佐彦说。

  统筹推进监管防治,构建“大环保”格局

  原来尘土飞扬的道路进行了硬化,路旁种上了树,边坡铺上了草;沿路一侧修建了雨水收集沟和沉淀池,大片损毁的山体正在进行复绿……在被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曝光1个多月后,衡南县长鸿矿业鸿发采石场完全变了样,当地村民纷纷点赞。

  今年9月以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陆续进驻14个市州,通过问题交办、信访件办理和严肃责任追究,倒逼问题整改,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把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当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当作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的重要举措来抓。”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说。

  “十三五”期间,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作出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部署,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战役”。“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

  湘江保护与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长江岸线湖南段专项整治……以“铁腕”治“顽疾”,动“真格”啃“硬骨头”,“硬仗”一场接一场,久久为功。

  全省统一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已连续进行4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整改等任务有序推进。截至10月底,今年“夏季攻势”7大类1501项任务已完成1228项,完成率81.8%。

  整治有力,河清水净。今年1至9月,全省地表水345个监测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的断面占95.9%;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质均为优。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为100%。

  防治得当,蓝天“常驻”。1至9月,全省14个市州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5.3%,同比上升10.4%,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增绿护绿,我省森林覆盖率高达59.9%,位居全国前列。

  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强化全方位生态保护,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让湖南的生态家底愈加厚重。

  生产生活绿色低碳,书写美丽“答卷”

  小雪时节,站在株洲清水塘霞湾港入江口,冷风清冽,江水如碧,堤岸整洁。

  霞湾港是清水塘老工业区废水流向湘江的主要通道。这里曾经污染严重,江水五颜六色。

  2013年,株洲市壮士断腕,剔除污染落后产能,发力绿色增长。

  企业转移实现“凤凰涅槃”。最早搬出的旗滨玻璃在醴陵建成花园式厂房,仅一条生产线产值就超过老厂;株冶集团新项目没有一个废水外排口,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产业转型迈向绿色发展,株洲堪称湖南缩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扶持轨道交通装备、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注重提质提效,企业效益“升”上去了,能源资源消耗量却“降”下来了。

  曾被视为耗能“大户”的钢厂,如今能将炼钢产生的余气、余热、余压“吃干榨尽”,完全实现内部循环利用。华菱湘钢能源环保部能源综合主管谢其湘告诉记者,湘钢通过全员、全流程、全方位节能降耗,预计今年企业吨钢综合能耗489公斤标煤,同比下降3.5%;自发电量预计较去年净增2.98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1.82亿元。

  放眼全省,企业低碳发展、产业绿色转型已然成势。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超过5%,累计下降20%以上,累计节约标煤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万吨,直接节约能源成本约150亿元。

  绿色生活方式,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近日举行的2020湖南绿色循环日活动上,许多家庭将旧书、纸箱、矿泉水瓶等兑换成绿色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升级,加速了全省各地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

  10月13日晚,央视新闻《夜游中国》直播了夜游穿紫河。这条横穿常德市中心城区的河流,经过大力整治,由“臭水沟”变身“绿腰带”,常德中心城区市民的居住环境及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十三五”以来,全省各地城区的供水提质、污水处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驶入“快车道”,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每年有超过13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末已达57.22%。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则在细枝末节扮靓着湖南的颜值。

  扫除“脏乱差”,宁乡市陈家桥村舒展了省级美丽乡村的“眉头”;

  挥别“垃圾村”,长沙县春华山村成了垃圾分类减量的“里手”;

  摘掉“牌王村”的帽子,浏阳市书香村再续“耕读传家”的墨香……

  我省乡村正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文/黄利飞 曹娴 陈淦璋 刘勇)

许达哲:践行“五个坚持” 做到“五个始终” 团结奋进办好湖南事情
许达哲在岳阳常德益阳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
协会简介

协会简介: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湖南省境内各类开发区的全省性联合民间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协会于2010年11月12日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在湖南省发改委、省园区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现有会员单位130余家。

协会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协会职能:

传达国家和省有关开发区的政策法规,组织省、内外开发区经验交流,帮助解决和咨询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协会是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与政府部门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协会业务: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为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反映会员正当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六)收集发布全省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和信息,促进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编纂、出版、发行《湖南开发区年鉴》、《湖南开发区》杂志等出版物,创办《湖南开发区》网站,收集发布全省开发区发展信息,大力宣传开发区发展的好经验、好作法,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业务指导。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八)组织承办各类会议。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协会章程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章程2017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协会正常运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民政厅关于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英文名称:HuNan Development Zones Association,缩写为HNDZA。)

第三条  本协会的性质。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由湖南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区、海关特别监管区、各类产业园区和从事开发区发展研究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开发区与政府部门和开发区相互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本协会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并经湖南省民政厅登记。协会自觉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南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协会的注册资金为 12万元人民币。协会会址设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492号粮贸大厦14楼。

第二章   协会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协会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第七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调查研究、规划咨询、综合协调、招商服务、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具体为: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省外和国际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形象宣传,展示湖南省开发区的实力与水平,努力提升我省开发区的对外整体形象。

(四)开展职业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