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省开发区协会中心网站!

大事要闻

NEWS OF THE EVENT

湖南加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日发布人:湖南日报、湖南开发区网浏览:

      近日,山河智能生产的智能遥控挖掘机批量首发,成为全国首家实现智能遥控挖掘机批量销售和工程化应用的工程机械企业;华曙高科发布了工业级3D“打印机”新产品——全球最大成型尺寸金属增材制造系统……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湖南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创新突破,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强劲韧性。“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敢为人先、创新引领”,已经成为众多湖南制造企业的“内在基因”。

  如今,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湖南响亮的名片,尤其是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不少企业具备全球最领先水平,成为“世界标杆”。着眼未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引领,厚积成势,湖南将不断攀上新的“制高点”。

  “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等产品一字排开、整装待发。“18号厂房”实行“两班倒”满负荷生产,到了晚上依然灯火通明、焊花四溅。


  图为位于湖南省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型挖机装配车间。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这只是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火热行情的一个缩影。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长沙市23家纳入重点统计的工程机械企业实现总产值1240亿元,其中四大主机厂总产值1159亿元。

  长沙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200多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国内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加码,这些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努力实现逆势增长。

  作为湖南首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以钢铁为主业的企业,华菱集团近3年来产品销量每年递增10%以上。1至7月,在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9.8%。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高增长”离不开“高质量”。

  去年,三一重工启动了10大“灯塔工厂”建设,“18号厂房”便是其中之一,它代表了工程机械行业先进制造的最高水平。

  记者在车间看到,全新规划的柔性生产岛内,100多台机器人精准、有序运行,机械臂自动焊接转塔、支腿。各种型号的AGV小车载着“重量级”的构件,在车间里自动取件、运输、卸货。

  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总经理蒋庆彬说,验证“灯塔工厂”成果的两大指标,一是“达产”,二是“少人”。相比一年多前,“18号厂房”的产能提升约50%、人力减少约40%。有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人均产值”指标,已和卡特、小松等国际巨头不相上下。

  华菱集团则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华菱集团“铁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全国领先;转炉作业效率不断提升,冶炼时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铁水成本持续改善,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8元/吨。

  不仅是这些千亿级、百亿级大企业,湖南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同样实现了高质量与高增长的“双高”。

  华曙高科是一家从事3D打印设备制造和销售的“小而精”公司,也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凭借“三轴动态聚焦”等核心技术,华曙高科销售额从2016年开始每年增长30%至40%。

  今年以来,疫情冲击下出口遇阻,华曙高科研发的几款大型设备迅速在国内打开市场。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说,企业要在细分领域保持技术的领先性,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做到“更快、更好”。

  创新引领锻造核心竞争力

  不久前,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这台“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高度超过5层楼,整机长150米,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车间,可谓“国之重器”。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帅坤介绍,超大直径盾构机集机械、电气、传感、光学等尖端技术于一体,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研发团队依托以往应用成熟的自主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最终将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拿了下来”。

  曾经,盾构机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7年,铁建重工落户长沙,10多年间成长为地下工程装备领军企业。正如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所言,他们的初心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目标。

  事实上,“敢为人先、创新引领”,这是众多湖南制造企业的“内在基因”。

  总部位于长沙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上天入地”,涵盖工程装备、特种装备、航空装备。目前,山河智能在全系列挖掘机、现代凿岩设备、特种装备等10多个领域,成功研发出200多个规格型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品。

  在山河智能,很多员工习惯称呼创始人、董事长何清华为“何老师”——他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技术派”。何清华说:“这条以自主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的路,我和同行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湖南累计有16家企业和27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长沙市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数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湖南形成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和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一台电力机车、一列城轨车辆,需要的零部件多达上万个,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有着“中国动力谷”之称的株洲市,中车株机公司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产品有70%的零部件能在本地完成配套,部分产品甚至高达97%。

  “大约5公里范围内,可以找到上万个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企业,也就是喝一杯咖啡的功夫。”中车株机公司有关负责人这样向记者形容。而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中国动力谷”还在不断提升“轨道经济”的“含金量”。

  今年疫情背景下,湖南进一步突出“产业链思维”,给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划出了发展重点,出台了提高创新水平、推进集聚发展、实施精准招商等措施。湖南的愿景是,到2025年,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40%以上。

  抢占“制高点”打造“新高地”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这对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南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如何抢占“制高点”,湖南已经蓄势待发。

  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认为,要突出湖南产业特色,加快优势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瞄准世界一流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长期以来,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面临“卡脖子”问题。今年,三一重工搭载自产高端发动机的新产品、“液压油缸”等涉及关键零部件的新项目接连亮相。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工程机械产品国产配置率不断提高,三一将进一步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说,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技术方向,中联重科在元件的智能化领域发力,携手中南大学,联合开展重点研发项目攻关,开发了总线多路阀、数控液压缸等多类智能液压元件,使产品有了中国自己的智能“心脏”和“肌肉”。

  今年4月,湖南省工信厅发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建立10家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重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100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服务机构,培育1000名创新工程师。

  行动计划中,“破零”是指每年实现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倍增”是指到2022年,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综合效益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倍增。上半年,湖南已有88家“破零”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00项。

  先进制造业的另一个“制高点”,则是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与先进服务业的融合。

  去年,湖南省发布了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湖南省工业互联网App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湖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00万台,接入设备价值超6000亿元,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9月28日,中联重科举办的“嗨购会”在全国10多家网络平台开启。当天,“嗨购会”吸引了336万多人次在线观看,斩获订单超32亿元,这两项数据双双刷新工程机械直播带货记录。

  远不只是线上销售,中联、三一等制造企业都在全力“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设备、产品、人员的“互联互通”,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共享共进”。这描绘出来的,是一幅“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服务在掌上”的新图景。

  未来已来,谁主沉浮?对于湖南来说,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湖南省政府与海王集团座谈 许达哲张思民出席
协会简介

协会简介: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湖南省境内各类开发区的全省性联合民间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协会于2010年11月12日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在湖南省发改委、省园区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现有会员单位130余家。

协会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协会职能:

传达国家和省有关开发区的政策法规,组织省、内外开发区经验交流,帮助解决和咨询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协会是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与政府部门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协会业务: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为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反映会员正当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六)收集发布全省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和信息,促进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编纂、出版、发行《湖南开发区年鉴》、《湖南开发区》杂志等出版物,创办《湖南开发区》网站,收集发布全省开发区发展信息,大力宣传开发区发展的好经验、好作法,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业务指导。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八)组织承办各类会议。

(七)收集发布国内外重点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开发区了解产业发展新趋势。

协会章程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章程2017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协会正常运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湖南省民政厅关于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湖南省开发区协会(英文名称:HuNan Development Zones Association,缩写为HNDZA。)

第三条  本协会的性质。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是由湖南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区、海关特别监管区、各类产业园区和从事开发区发展研究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开发区与政府部门和开发区相互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第四条  本协会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并经湖南省民政厅登记。协会自觉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南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协会的注册资金为 12万元人民币。协会会址设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492号粮贸大厦14楼。

第二章   协会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协会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汇集反映会员呼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会员做好各项协调服务。 第七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调查研究、规划咨询、综合协调、招商服务、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具体为:

(一)组织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调研,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开发区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会员开展省内、省外和国际学习交流活动,为省内开发区之间、省内开发区与外省开发区及经济集团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形象宣传,展示湖南省开发区的实力与水平,努力提升我省开发区的对外整体形象。

(四)开展职业培训。根据开发区发展需要,不定期举办开发区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五)开展政策、法律、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